在熱心人的守護下,9歲重病女孩順利乘上去往上海的K2082次列車這2338公里 她不孤獨來源:新文化報 - 新文化網
  長春火車站長白路臨時候車室給患重病的女孩開通了綠色通道 本報記者 惠禾 攝
  醫護人員在列車開車前給吳怡做監測,一切正常
  制氧機、氧氣瓶等急救設備被特許帶上了列車
  小吳怡被抬上列車,由於擔心她受風,工作人員把她嚴實地包了起來 本組圖片 本報記者 惠禾 攝
  牽動城市的微博直播
  15:25
    9歲女孩吳怡已乘K2082次列車轉院去上海。車站的值班民警、值班站長幫助開通綠色通道。楊雷車長安排人手接站。家人、民警、乘務員……大家手手傳遞把女孩送上車,安頓好一切。
    閱讀 1.2萬
  17:13
    K2082次列車過沈陽站後,小吳怡狀況平穩,而車長楊雷和乘務員一直守在跟前,幫助協調各種事務。孩子中午吃了粥,時常沉睡。
    閱讀 1.5萬
  17:43
    剛剛做了化痰,女孩有點不舒服,爸爸吳興國說,她精神狀態還不錯。就是看到孩子瘦了這麼多,很心疼。
    閱讀 2.4萬
    
  18:46
    孩子爸爸說,孩子還好,家人都好,謝謝乘務員,謝謝幫助他們的好心人。
    閱讀 2.1萬
    
  22:22
    列車之前已駛過山海關。車長楊雷格外關心小吳怡,特別去看了孩子的情況。晚上臨睡前孩子吃了一點粥,狀態不錯,在軟卧處已經入睡。祝他們好夢!
    閱讀 2.5萬
    
  A03版■新聞回放:
    身體不那麼好的9歲長春女孩吳怡,突發惡疾,最近20天內,一直住在吉大一院兒科重症監護室。
    小姑娘入院診斷是腦炎,血液中的乳酸值卻一直居高不下,查不出病因,醫生建議轉院到上海的新華醫院。
    10月29日,家人定好機票,孩子卻突然出現喉痙攣,呼吸困難未能成行。
    這一次,一家人決定坐火車護送孩子去上海,進行全面檢查。然而,沒有特別專業的急救醫生,吳家人心裡“沒底兒”了。希望11月4日同車的旅客能伸出援手,幫幫孩子。也希望長春市民能幫幫這一家人,在醫療費用上,一家人也在犯難。
    一雙手、兩雙手、三雙手……醫生、乘警、乘務員、家人,大家手手相托,將小吳怡托上火車。
    昨天,K2082次列車的9號車廂17號軟卧包廂,裝滿了急救器材,把擔憂隱藏,大人們給孩子大大的笑臉。11時55分,火車緩緩開動,吳家人開始了近30個小時轉院之旅。
    從醫院到車站,從進站口到車上,無數陌生人為一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,昨天晚上,孩子爸爸打回電話:“謝謝大家的幫助,我們目前一切順利。”
    截至發稿時,記者打電話詢問,得到的回覆仍然是“一些順利”,“孩子吃了一點粥,已經睡下了。”
  6天后,再次揪心出行
  一件件地叮囑,怎麼配,怎麼打
    10月15日下午,小吳怡就住進了吉大一院兒科重症監護室。
    10月29日5時,小吳怡出了重症監護室,這是整整14天的煎熬。
    10月29日,原本坐飛機走的行程因為小吳怡病情加重被取消。
    11月4日,家人再一次作出揪心的嘗試。
    昨天一大早,重症監護室的醫生就把吳怡10月29日之後的病歷以及用藥情況全打印了出來,並把一路上需要使用的藥物以及劑量做了詳細標註。
    跟著吳家人一起去上海的親戚張女士,是吳興國從老家找來的,她特意跟單位請了假,全程陪護。監護室的醫生拿著藥,一件件地叮囑,怎麼配,怎麼打。人多,擔心記得不仔細,有人用筆寫下來。路上需要的制氧機、氧氣瓶等急救設備,也早早買好。
  “千萬別太緊張,別讓孩子太激動”
    吳怡的主治醫生王翠英交代吳家人,“一路上千萬別太緊張,別讓孩子太激動。”
    她說,一早,小姑娘有點不開心,第一次轉院時的情景還記得,又要轉院,“有點害怕”。王醫生說,女孩很蔫兒,不大說話,現在體重不到20公斤,是比較聽話的小病號。有時候想媽媽,偷著哭,醫生護士勸勸,“都能聽進去。”
    但是,對於她的病,王醫生覺得很頭疼,入院時是重症腦炎,可是,隨後出現了高乳酸血症,又出現了喉痙攣,“找了很久病因,一直沒有明確。”為了讓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治療,院里建議轉院。
    對於路上可能存在的風險,她也都叮囑了家屬,10月29日的那次出行,大人孩子都緊張害怕,孩子很快就出現了高乳酸血症。“這一次,不要太緊張,別讓孩子受到太大的刺激,儘量保持平穩、安靜,出現緊急情況,及時搶救。”雖然,病情充滿變數,可是鎮定及時的處理,會爭取更多的機會。
    她也建議,車上尋找醫生,大家保持聯絡,出現意外,可以相互支持。
  96分鐘,一雙手、兩雙手、三雙手……
  10時19分 轉院手續辦好
    10時19分,各種轉院手續辦好,女孩媽媽尚鑫抱著孩子外衣,向重症監護室內張望。沒一會兒,門推開了,孩子被推了出來。小姑娘閉著眼睛,吸著氧氣,沉睡中。
    看著女兒瘦瘦的小臉,當媽的貼在車邊,寸步不離,眼淚一串串滾下來,“不許哭,孩子看了激動,快別哭。”身邊的親戚全來勸。
  10時33分 離開醫院
    下樓、上救護車,10時33分離開醫院,救護車一路飛奔。一路上,車輛都讓開了路。車開到新發廣場,交警攔住了東西方向的綠燈車輛,為救護車讓行。
  10時43分 趕到長白路候車室
    只用了10分鐘,救護車趕到了長春火車站長白路臨時候車室。
    吳興國跳下車去找人聯絡進站,本報記者直接找到車站值班民警。接警的付德勝警官話沒聽完,說:“別說了,我剛看完你家報紙,知道這孩子情況,我馬上幫你聯繫。”
    隨後,用電臺呼叫車站值班領導,彙報情況。沒一會兒,站台里的值班領導都趕了過來,“開通綠色通道,一會兒車進站,家人先把設備送上車,然後我們一起把孩子抬過去。”安排完,大家就把沿途的門都打開了。
    這邊,綠色通道打通,救護車上,小姑娘醒了過來,看到媽媽,眼淚一下流了出來,很委屈地叫了聲:“媽媽!”
    “媽陪著你,咱們去上海治病,有媽媽呢。”當媽的咬著嘴唇,忍著不哭,說完這句話。
    地面已經安排完畢,記者聯絡了K2082次列車上的列車長楊雷。這趟從圖們發往上海的列車是吉林機務段負責。火車晚點,楊雷說,車上已經安排好。
  11時20分 孩子被抬下救護車
    眼看火車就要進站,進站口的氣氛有些緊張,11時20分,孩子從救護車上被抬了下來。家人拿著各種搶救設備先進站。車站的值班領導、值班民警、家人、急救車的醫生……在場的男人們抬起急救床,快步進站。
    女人們跟在身後,大包小包提著東西。孩子媽媽提著氧氣袋,跟在最後,哭出了聲,她說:“孩子在車上告訴我,媽媽,我餓了,想吃東西。”眼淚擦也擦不沒,“我會堅強的,先讓我哭會兒,我保證見了孩子,不哭,一滴眼淚都不掉。”她對身邊的家人說。
  11時30分 火車進站
    11時30分,火車進站,K2082次列車停穩,孩子爸爸遠遠就看到9號車廂門打開,乘務員下來八九個,朝著急救車迎了過來。
    列車長楊雷安排吳家人先把急救器材送上車,安裝好。躺在急救床上的吳怡醒著,看看周圍的人,輕輕閉上了眼睛。擔架抬不上火車,大家商量著,“男人們一起用手托著,把孩子托上火車。”
    於是,一雙手、兩雙手、三雙手……男人們再一次匯聚到車門口,伸出雙手,托住包裹孩子的被子,一起把孩子托舉到車上,安頓進包廂。
    親戚們一邊抹眼淚,一邊朝包廂里望。醫院的醫生和隨行醫生張女士再次交代路上註意事項,包廂里陽光很好,小姑娘睜開了眼睛,瘦瘦的小胳膊支在胸前,看著送行的人們,嘴角露出一絲微笑。
    孩子奶奶坐在包廂門口不動身子,別人叫她下車,她也不應,就是盯著小孫女瞧,一眼也不肯離開。吳家人找到了車長楊雷,“車長,給我們補一張車票吧。孩子奶奶不會下車的。”老人聽了這話,哭了。
  11時55分 火車開動
    11時55分,K2082次列車緩緩啟動,長春女孩吳怡的長途轉院之旅正式開始。
  15時 電話報平安
    15時,孩子爸爸給記者打來了電話,他說,9號車廂是乘務員們特別關註的車廂,每個乘務員從這裡經過,都會問一句,“有需要幫助的嗎?”火車離開長春站,車上廣播就急尋醫生。中午,餐車送來了盒飯,還給孩子做了粥。
  17時 愛心廣播又響起
    16時38分,列車長楊雷播報:目前一切順利。17時,火車開出沈陽站,同時,車上廣播再次尋找醫生,楊雷說,“每到一個大站,我們都會廣播尋找醫生,多一份支持,孩子就多一點機會。”13萬份,愛心數量不斷刷新
    同時,網友們也一直在幫著傳遞信息,本報騰訊微博上,“求醫生!求志願者!保女孩30小時平安!”的帖子18小時內,被瀏覽了近13萬次,近700位網友留言。
    @楊紫L:或許她經不起飛機起飛落地的那種顛簸,又或許經濟有困難,只希望她順利到上海,好好的。
    @蘇曉玉:要是喉痙攣那的確不適合坐飛機了。長春到上海,的確太遠,希望孩子平安!
    @懂事的燕子:傳遞愛心,為愛轉發。可憐天下父母心!孩子早點好起來!
    @高宓dudu:需要的是兒科和急診的醫生,希望一切順利。生命無價,在車上的醫生請不要受輿論和暴力事件干擾,伸出援手。
    30個小時的旅程 如果準點,火車將在今天17時41分到達上海。
    2338公里的堅持 2338公里,這是按照列車調度表算出來的從長春到上海的里程。
    …… ……
    我們列舉這麼多數字只是為了———
    1個願望 孩子早點好起來!
  讓我們一起守候
    在這裡,我們希望同行的醫生,為小女孩提供幫助,您可以撥打孩子父親吳興國的電話15584181373。
    我們也希望同車的旅客朋友隨時關註小女孩的病情動態(當然是在不妨礙小女孩及家人的情況下),可以隨時在新浪微博、騰訊微博@新文化報,我們願意在網絡上、在情感上、在實際行動上全程陪伴她,並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她。
    本組稿件 本報記者 金凱
  (原標題:這2338公里 她不孤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m44lmmu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